今年6月以来,我省多次启动防汛及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特别是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后,全省防汛形势愈加严峻。为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吹响群众安危的“预警哨”,青海省广电局快速响应、高位部署,第一时间全面启动全省应急广播系统(1个省级应急广播平台、8个市(州)级应急广播平台、41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8万组接收终端),切实发挥应急广播覆盖广、传播快、直达基层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及时播发预警信息,主动服务全省防汛救灾工作,助力人民群众做好防范应对。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全省同步响应。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制定印发《青海省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5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时将《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及实施细则转发各地贯彻执行。联合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成立由省广电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厅、局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建立与应急、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联动、应急响应快速同步的工作机制。
二是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预警能力。组织全省各级广电部门扎实开展“应急使命·2025”应急广播防汛救灾演练,在进一步锻炼应急广播队伍应急处突能力的同时,有效检验了我省应急保障机制的运行。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印发《关于对全省应急广播平台进行排查的紧急通知》,督促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对辖区应急广播开展全面排查,对运行保障情况开展重点检查,确保在线并运行良好。
三是加强调度检查,保障平台畅通。组建全省应急广播省级指挥调度工作队,严格执行24 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每日查看全省终端在线率,对全省各级平台开展常态化电话调度,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第一时间排查解决故障隐患,确保应急广播系统始终处于“战时状态”,及时播发应急信息,为防汛救灾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四是及时播发信息,保障精准送达。目前,我省实现应急广播在8个市州、41个县(区)的全面覆盖。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共发布红、橙两级暴雨预警信息113条。针对汛期暴雨预警较为频繁的西宁市湟中区共发布18条红、橙两级暴雨预警信息、海东市互助县共发布16条红、橙两级暴雨预警信息,西宁市湟中区、海东市互助县精准播发,播发及时率为100%。8月7日22时15分,西宁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西宁市湟中区防汛指挥部紧急启动叫醒叫应机制,启动220个终端进行播报,群加乡通过大喇叭反复喊话1个多小时60余次,协助相关部门及时转移群众22户99人。